北京青年报:政府网站"瘦身" 信息公开提质

政府网站要“瘦身”,“僵尸网站”和“奇葩网站”将被清除。

  “2018年6月底前完成市政府各部门、各单位政府网站的规范整合工作,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区级及以下政府网站的规范整合工作。”近日,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贯彻落实〈政府网站发展指引〉的实施意见》,对全市政府网站的建设管理作出明确规范。按照上述精神,全市1042家各类政府网站只保留80多家。

  北京的政府网站主动“瘦身”做“减法”,是各方期待的好消息。这也意味着,各地政府网站“瘦身”也应提上日程。2015年的数据显示,全国政府网站近8.5万家,但是运维情况相当糟糕,超过九成的政府网站几乎无人访问,变成了“僵尸网站”。其中访问量居前1%的政府网站,访问量占全国总访问量的90.25%。即便是有访问量的政府网站,也存在更新不及时、公开不规范、回答网民问题不专业等诸多问题。因而,此类网站或被民众和舆论调侃为“奇葩网站”,或为网民们挑刺闹成公共事件……结果为公众舆论所拷问。

  因而,政府网站的“瘦身”,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做“减法”,而是大刀阔斧地“动手术”。“僵尸网站”一个都不能留,“奇葩网站”也不能继续存在,那些明显不符合政府信息公开的网站应纳入常态监管,整改不到位的也该被“减”掉。从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开始政府网站“瘦身”行动以来,政府网站数量已经减少了5万余家。

  北京的政府网站从1042家减到80家,“瘦身”比例超过93%。看来,北京对政府网站“减量”是动了真格的。国务院办公厅对政府网站有“瘦身”要求,北京在政府网站“瘦身”上做出了示范,其他地区在政府网站做“减法”上也不能手软。

  不过,政府网站不是纯粹的算数题,当然不能变成加加减减的数字游戏。政府网站存在的意义有三: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载体;二是联系权力部门和社会民生的大数据纽带;三是最重要的——政府网站代表着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水平和以民为本的服务能力。显见,政府网站不仅应该具备相应规范的形式,更必须要有权力接受公共监督和让民众满意的内涵。所以,政府网站做“减法”,既是减量也是减形式主义。政府网站在精不在多,在质不在量。就像北京那样,减去93%的政府网站,就能更好地运维7%的政府网站。

  中国社会已经深度对接大数据时代,社会公众也适应了网络时代的生活方式。政府网站必须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民众诉求,让民众能够方便、经济地获取真实有效的政府信息和办事程序。北京的做法就是减去多余的93%,“一区一网、一部门一网”足矣。

  精简并整合后的7%的政府网站,将通过统一标准体系、统一技术平台、统一安全防护、统一运维监管,集中管理信息数据,集中提供内容服务,实现网站资源优化融合、数据互认共享,彻底解决“信息孤岛”、“数据烟囱”。

  政府网站的平台整合和数据优化,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和公共服务职能,即通过信息发布、解读回应、办事服务、互动交流等功能建设,构建新型的政务大数据服务平台,让社会公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国家政策、政府信息和相关办事程序。即如北京相关负责人所言,“让群众办事像‘网购’一样方便”。的确,如果权力部门真正关切民生,也会像电商平台那样,让政府网站变得更实用、更好用、更有用。

  政府网站在精不在多,“瘦身”正是提高政府网站有效供给的应有之义。北京开了好头,其他地方也应结合本地实际,对政府网站进行一次彻底的“精简整合”,这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在政府网站的消费端——公众就能享受到来自政府网站的个性化、便捷化、智能化的服务。
 

相关产品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