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新冠疫情,让“互联网法院”加速驶向数字法治的未来。不过,这只是法律与科技联姻的冰山一角。
法律大数据将深度赋能传统法律服务,综合性泛法律服务将催化法律服务新业态,区块链将彻底改变签约、存证方式。而法律与科技的深度融通,还需要确保司法数据的互联互通,提升法律人才的科技素养。
大数据、区块链、AI将赋能法律服务
法律是一个高度垂直的市场,知识壁垒高、从业人员少,对科技创新而言,这是一个难啃又小众的方向,所以法律科技一直不是创投的热门赛道。但从近两年全球创投资金流向和大额交易事件来看,法律科技赛道的热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在大会的对话环节,成都斯沃茨科技有限公司CEO张智鑫介绍,近年来,“法律+大数据”“法律+AI技术”“法律+区块链”“法律+IoT+5G技术”“云+互联网+法律”等多项关键技术频频涌现。
这位32岁的创业者发现,目前行业内对法律电子合同、区块链、律所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需求很大。
东大资本总经理卞鹏萱则将未来法律科技的发展总结为五大趋势。
“法律大数据将深度赋能传统法律服务。”卞鹏萱认为,当前,大数据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,已经出现了诸如针对案例、法规、律师、企业等信息进行检索、分析和评估的技术与服务,以及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法律数据的提取、存储、检索、共享、分析和处理,从而帮助公检法司、律师、企业等用户提升检索效率,并进一步挖掘法律数据背后的价值。法律大数据更为核心的作用还c在于可以帮助法律人对法律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。
其次,她认为,综合性泛法律服务将催化法律服务新业态。随着数字化法律服务平台、在线法律服务、机器人法律服务等一大批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的发展,法律服务新业态逐步崛起。
“第三,区块链将彻底改变签约、存证方式。区块链因其去中心化、信息不可篡改、公开透明、集体维护性、可靠数据库等特点受到法律界的青睐。”卞鹏萱说。
此外,她表示,法律科技的运用将决定企业基础设施建设,AI法律服务将重塑法律服务市场。“AI法律服务已经在法律检索、文件审阅、案件预测、咨询服务等四大领域有了相对成熟的发展,为国内法律服务市场带来了重大结构性变革。”
法律科技向何处去,司法数据互联互通、人才培养得跟上
在信息化时代,如何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,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,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,是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目标。
在法律科技的蓝海中,发展数字经济还面临哪些挑战?南京市建邺区发改委负责人认为,“在数字经济时代,数据是最宝贵的资产,数据也是法律职业共同体最宝贵的财富。互联的本质是数据的流动。”他认为,要构建司法数据的互联互通路径,打破数据联通的壁垒,开放数据交互接口。
“对公开的司法数据的使用,需要解决知识产权的问题,数据是生产要素,不是公益数据,也不是单纯的数字,是有附加值的。另外,要考虑建立更好的准入资质与运营需求,保证数据的来源可靠、真实有效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而在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梅向荣看来,当前的法律科技发展还需解决一体化和效能提升的问题。
“目前,各地法院都在推进互联网法院的建设,律师和律所也应该有互联网法律服务的能力,但律师事务所都是各自独立运营的,这就需要打造一个能互通的互联网平台。”
此外,他认为,目前的法律科技服务需要建立一个体系,例如打造一些包罗国内外法律诉讼案例的数据库,推动国内外律所、律师和法律资源的交流互通;同时,律师事务所需要用数据提升工作效能,以便于律师和客户交流、这需要搭建畅通的线上沟通渠道和数据储存系统。
法律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的素养也提出新的要求。论坛中,有专家表示,发达国家的法学院早就开始探索革新法学教育,并注重对法科学生的科技和数字素养的培养。未来法律教育与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科学技术将日益密切结合起来,而能否较早较快实现这一设想,取决于法学教育的反应速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