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务网站建设要有集约化思维

政府网站建设管理不够规范、办事指南要素缺失、存在高风险安全漏洞……日前,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通报了2018年第一季度全省政府网站抽查情况,41家政府网站在内容及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,抽查合格率为85.3%。(4月11日 新华社)

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,建设政务网站几乎成了各级政府的“标准动作”。政务网站搭载了网络技术方便、快捷、及时等等优点,因此在诞生之初,就收获了诸多赞赏,承载了诸多期待。然而,随之而来的,是一些地方政务网站建设一哄而上,制度、管理、人员跟不上,要么常年不更新,要么实用性不强,网站成了“花架子”“假把戏”,建设政务网站的积极初衷打了折扣。

  近些年,随着放改服改革的更加深入,运用政务网站这一载体,实现“信息多跑路,群众少跑路”,已经成为各级各部门致力的方向与重点。然而,网站建设不规范、办事指南要素缺失、存在安全漏洞等等表征,暴露了一些地方政务网站建而不管的问题,既浪费了资金资源,也给群众办事添了堵、造成了不便。

  政务网站建而不管的问题之所以出现,归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原因。主观上,源于一些地方网上办公意识不强。思维还停留在传统办公的层面,缺乏对新的工作思路对标看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,导致网站建设之初随波逐流,建设之后因为缺乏相应配套机制,逐渐沦为“僵尸网站”。客观上,一些地方对于如何建设政务网站,如何利用政务网站助力放改服改革纵深推进缺乏清醒认识,以至于网站建设规范化、科学化程度不够,缺乏集约型建设思维。此外,资金、人才等方面的短缺,相对落后地区群众思维固化、接受政务办公程度不高,也可能成为个中缘由。

  解决政务网站建而不管的问题,各级部门必须要有集约化思维。首先要大刀阔斧地砍掉一些可有可无的小网站、部门网站,关停经年不用的“僵尸网站”,将建设的资金、资源等节省出来。在减少数量的同时,致力于提升质量,集中人力物力办好几家主要的网站,避免政务网站建设一盘散沙、各自为政的局面。唯有在数量上精简、在质量上优化,才能集聚有限的力量把好事办实、把实事办好,确保政务网站更加优质高效地方便人民、服务人民。 

相关产品

评论